“這是提高我們科學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,也是為了科技強國”
清華大學教授、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不會忘記30多年前北京一個尋常的冬日:1978年12月26日,他作為中國首批52名公派赴美國留學人員之一前往美國,人生軌跡從此改變。
“當我們到達紐約機場時,數十家媒體記者把我們團團圍住,在耀眼的閃光燈下,我們宣讀了簡短聲明:我們?yōu)閷W習美國先進的科學技術而來,也為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而來。”
當年6月,鄧小平就增派出國留學人員作出指示,鼓勵擴大出國留學人員數量,認為“這是提高我們科學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,也是為了科技強國。”
對擴大派遣留學生數量,當時有不同的看法。對此,鄧小平指出,“要成千成萬地派,不是只派十個八個”,“要千方百計加快步伐,路子要越走越寬”。很快,首批赴美國公派留學人員被挑選出來。
柳百成到美國不久,參加了美國總統(tǒng)卡特歡迎訪美的鄧小平的隆重儀式?!霸谝淮握写龝希囆∑椒蛉俗苛沾硇∑酵菊Z重心長地囑咐我們三句話:努力學習、學成回國、報效祖國。這成為我們生活和學習的動力和目標?!?/p>
隨著中國一步步放寬留學政策,越來越多中國學生走出國門、踏上留學之路,匯成中國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留學潮。
作為改革開放和教育事業(yè)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,留學工作不斷取得突破和發(fā)展。1984年國家明確提出:自費出國留學也是培養(yǎng)人才的一條渠道,國家對自費出國留學人員在政治上與公派出國留學人員一視同仁。在世紀之交,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,提出了“支持留學、鼓勵回國、來去自由”和“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工作或以適當方式為國服務”的留學工作方針,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留學工作的內涵,為廣大海外留學人員報效祖國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領域和空間,標志著我國留學工作不斷走向成熟。
近年來,我國留學工作進一步完善,逐步建立了從選拔到派出、留學市場引導與規(guī)范、國外管理與服務、回國就業(yè)與創(chuàng)業(yè)的全方位、多層次的服務機構體系。特別是黨的十六大明確了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,提出人才強國戰(zhàn)略目標;十七大又提出優(yōu)先發(fā)展教育、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要求,在新的形勢下,我國留學工作取得跨越式發(fā)展,進入歷史上最好的時期。
留學打開了中國人走向世界的大門,成為中國開放的一個標志性國際化現象。今天,放眼世界版圖,中國留學人員的足跡遍布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,他們不僅活躍在科技、教育、經濟、文化等廣泛的學科領域,也將和諧的中華文化和友好的中國形象傳播到全球。
作為新時期的中國留學“趕潮人”,他們?yōu)檫@一求學方式不斷添加多元的色彩。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(yī)院院長曾益新十多年前留學海外,先后在日本和美國的3家大學和研究所學習?!傲魧W最大的收獲是開闊了視野,”他說,“學到的不僅是醫(yī)學知識,還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求實、創(chuàng)新的科學態(tài)度。”
歸國以來,曾益新不僅在科研方面取得成就,在醫(yī)院管理和醫(yī)療體制改革等方面也頗有作為。擔任院長后,他鼓勵醫(yī)院培養(yǎng)和引進國際型人才,堅持選派年輕醫(yī)生出國進修?!拔蚁M麄儾粌H學習國外的先進醫(yī)療技術,”他說,“更希望他們能在視野和思維方面有進步,在學養(yǎng)和素質上適應時代要求和國家發(fā)展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