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|||||||
青春是一種怒放的力量
《致青春》風靡。有觀眾接受采訪時撇撇嘴說,長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,其他的人只有上學。一語驚醒夢中人,圍觀者紛紛說,對呀我們的青春哪有那么多的風花雪月。
《中國合伙人》向夢想成真的成功者致敬,但捧場的多是夢想早被遺忘給成功者墊底的普通人。
學者張頤武認為,2013年青春片盛行是一個標志性的階段,意味著由70后主導的記憶消費借助影視符號確立了一代人的主體性。
這關注來得有些晚。這代人生于計劃經(jīng)濟年代,又在市場經(jīng)濟年代成長成年,經(jīng)歷過多種文化沖擊,人生觀、價值觀搖擺不定。他們有過發(fā)聲的機會,但個性鮮明的80后橫空出世,前浪瞬間就被拍在沙灘上了。
好在能熬。熬到人至中年,職場上,70后是累積了豐富經(jīng)驗的中流砥柱;生活中,70后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支柱。終于掌握了話語權的70后集體發(fā)聲,要為青春立傳了。
“這一類描寫當下人群‘曾經(jīng)失落、回頭找補’的影視作品會越來越有市場,因為有越來越多的70后愿意為他們夢想與現(xiàn)實之間的距離埋單。”張頤武說。
強大的懷舊經(jīng)濟是最好的驗證。不僅是電影市場,各個領域都能看到消費主力70后活躍的身影。
青春片熱映后,在網(wǎng)絡電商輸入“致青春”等關鍵詞,就會出現(xiàn)大量商品信息。海魂衫、回力鞋、國民床單……“懷舊”二字成了促銷利器。
書市,出版商的關注熱點開始從80后、90后轉移到70后身上?!渡虾?0后女性研究》、《70后的碎夢》等圖書在市場上紛紛冒頭。
一場以懷舊為主題的“青春怒放”巡演已經(jīng)開唱。老狼、葉蓓、水木年華等伴隨70后成長的歌手帶領大家重溫青春和夢想。水木年華主唱盧庚戌表示,緬懷青春是他目前最想做的事,“因為我們已經(jīng)老了?!?/p>
或許,2013年也是以“致青春”為主題的同學會最盛行的一年。因為這些電影,同窗小聚、重返校園一日游成為70后生活中的時尚。
心理專家認為,70后熱衷懷舊,除了掌握話語權之外,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正處在人生的高壓期。70后成長在社會轉型時期,觀念的飛速轉變令他們迷惑,與此同時,他們又步入了成家立業(yè)、買車買房的中年期。經(jīng)濟壓力、職場競爭、養(yǎng)老育兒重擔……“中年就像腰部,只能挺著?!彼麄儫o奈地自嘲。
重重壓力令70后對生活有沉重的無力感,對未來又心生不安。2013年有個熱詞“初老癥”,指因工作壓力、生活緊張,現(xiàn)代人往往心理年齡大于生理年齡,不知不覺中,尚在年輕時就出現(xiàn)衰老的征兆,比如記憶力衰退、脊椎腰椎毛病頻發(fā)等。初老癥的主力人群就是70后。
壓力山大的環(huán)境里,懷舊成為最好的情感訴求?;貞涍^往、緬懷青春,可以令他們暫時忘卻現(xiàn)實煩惱,在曾經(jīng)自由自在的生活中找到樂趣產(chǎn)生共鳴。而那些青春飛揚的日子,也會給他們些許鼓勵,回來重新面對生活里的各種挑戰(zhàn)。
“青春最美好之處在于它給了人們一種怒放的力量,讓你相信一切都有可能,讓你充滿向前沖的活力。但遺憾的是,走過青春之后我們才會發(fā)現(xiàn),絕大多數(shù)人的夢想都在現(xiàn)實面前被撞得粉碎。”盧庚戌在參加懷舊巡演的同時,也拍了一部青春片《怒放2013》,“就是希望能讓人們再找回一些當年的悸動,重新有勇氣去實現(xiàn)一個愿望?!?/p>
《致青春》寫到:“青春就是用來追憶的,當你懷揣它時,它一文不值,再回過頭來看,一切才有了意義。”
集體懷舊也好,宣泄壓力也罷,對70后來說,其實懷舊只是一種方式。把美好的回憶化成堅韌的力量,讓眼前的生活過得踏實自在、幸福穩(wěn)當,才是對青春的最好感懷。
2014年繼續(xù)加油,70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