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| 
||||||||
實驗結果 手機殼會釋放苯和甲醛
實驗人員將實驗艙溫度加熱到45℃,然后把手機殼放進去,1小時后6個手機殼被加熱釋放出的氣體收集完畢。隨后,實驗員對這些氣體進行苯、甲醛含量分析。
6個手機殼全部釋放苯 含量并不算大
令記者意外的是,無論是在流動攤販還是在商場購買的手機殼,都釋放了致癌物質苯,釋放量在0.0191mg/m3到0.0494mg/m3之間。這個結果意味著什么?據(jù)了解,我國并沒有針對手機殼的國家標準,只好用國家對室內空氣質量的標準作為參考。
清華大學建筑技術科學系博士徐秋健表示,國家空氣質量標準對苯的濃度限制規(guī)定是0.011mg/m3?!皩嶒炇菍⑹謾C殼密閉加熱了1個小時,這樣得出的苯釋放量要比日常使用的情況高一些?!毙烨锝》Q,基于這樣的原因,手機殼的苯釋放量并不算大。
據(jù)了解,苯對人體的傷害比較大,國家采取了監(jiān)管措施限制苯的使用,多用苯的同系物來取代苯作為有機溶劑。如果這些有機溶劑的純度不高,那么其中可能會含有一定的苯。
4個手機殼甲醛超標 使用會增加吸入風險
新買的手機殼常散發(fā)著濃烈的刺鼻味,網友稱這很可能是甲醛。實驗員用相同方式檢測,2個硅膠手機殼、2個皮革材質的手機殼甲醛釋放量都高于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中規(guī)定的0.1mg/m3。甲醛也是世界衛(wèi)生組織認定的一類人類致癌物,而測出的手機殼甲醛釋放量最高的達到0.25mg/m3。
徐秋健稱,使用這樣的產品,會增加吸入更多甲醛的風險,這些甲醛可能來自手機殼上使用的粘合劑,也可能是硅膠殼使用的材料不夠穩(wěn)定散發(fā)出來的。
市民在購買、使用手機殼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?徐秋健建議,盡量選擇沒有明顯氣味的產品,同時在通風環(huán)境下使用,還要減少兒童對手機殼的接觸。
同時,成都晚報記者也呼吁國家相關部門,出臺針對手機殼的國家標準,規(guī)范行業(yè)生產行為,讓消費者用得放心。
記者調查43人 6成在用手機殼
苯是一種無色透明有芳香味、易揮發(fā)的有毒液體。常溫下即可揮發(fā),形成苯蒸氣,溫度越高揮發(fā)量越大。在工農業(yè)生產中,苯被廣泛使用。對于苯的致癌性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評級為一類人類致癌物。
昨日,記者隨機調查了43位成都市民,其中27人的手機上套著外殼?!笆且环N裝飾,很好看!”“能夠保護漆水,手機不容易磨花!”采訪中,市民使用手機外殼的原因不一,但他們均表示不知道“手機殼會釋放致癌物苯”的說法。
成都晚報記者鎖千程 李惠 攝影 李祥云
原標題:手機殼致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