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|||||||
曹吻經(jīng)常到江邊沙場撿邕江石 (受訪者供圖)
人手掌形態(tài)石
人手掌形態(tài)石
邕江形態(tài)寫實石中有多個呈手指圈狀
廣西新聞網(wǎng)-當代生活報記者 唐柳鳳
核心提示
今年48歲的曹吻是河南人,他27歲時來南寧工作,后因種種原因辭了工。從1998年起,曹吻開始迷上搜集邕江石。17年來,他收藏的邕江石加起來已經(jīng)超過60噸重。跟別人藏石售石不同,曹吻對外只賣普通石頭,珍貴些的石頭對他來說都是非賣品。最近幾年,他共寫出并自費出版了9本有關邕江文化的書籍。曹吻說,我來南寧后就沒打算再走,因為我愛南寧,愛邕江形態(tài)寫實石,我想開一家邕江石博物館,讓更多人了解邕江文化,愛上邕江,愛上南寧。
寫書
傳播邕江文化
這3年來的大部分時間,曹吻都在“閉關”寫書。繼《人類早期智慧行為的新證據(jù)》于2005年問世后,緊接著,他又陸續(xù)完成并自費出版了《邕江形態(tài)寫實石天地人》、《壯文同音譯楚辭詞典》、《壯文同音譯楚辭(上)》;《邕江形態(tài)寫實石筆畫3D之人胎教學》等8本有關邕江文化的書籍。
近日,在曹吻的工作室兼辦公室里,記者看到了他最新出版的《邕江形態(tài)寫實石筆畫3D之人胎教學》,書中圖文并茂,每一塊邕江形態(tài)寫實石上都有人胎的圖像,令人稱奇。
曹吻1992年畢業(yè)于鄭州大學財會專業(yè),大學畢業(yè)后留在北京工作。1994年被單位調派到南寧工作。雖然學的是財會,但曹吻從小熱愛文學,基于多年對邕江形態(tài)寫實石的研究,他先后寫出9本厚厚的書籍。如今,他寫的書已被150多家?。▍^(qū))市博物館、圖書館收藏。最近,曹吻還將《壯文同音譯楚辭(上)》寄送到湖北省秭歸縣文物局屈原紀念館并被該館收藏。
“我說的雖然是河南話,但我因為邕江石而喜歡上了壯文。我認為古壯字是人類歷史上方塊字文明的活化石,直接源自邕江形態(tài)寫石實的泥塑化石時代?!辈芪钦f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