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廟兩媽祖抗倭顯神威
一廟兩媽祖抗倭顯神威
欣桐吳宇偉念望舒
省博物院考古隊鑒定橋錦頭媽祖廟遺址的柱礎(chǔ)年代為宋代所建
橋錦頭村媽祖廟遺址挖出的不明年代的瓷器殘片
媽祖廟的理事林香強,正在介紹廟內(nèi)的大石柱上的楹聯(lián)
說到媽祖廟,大家自然而然就會想起那個航海保護女神——林默娘。一個普通漁民之女,卻被歷朝皇帝多次欽封,封號由“夫人”升至“天妃”,直至“海神天后”。在中國,從南到北一萬多公里的海岸線,都能見到媽祖女神的廟額高懸,香火旺盛。
與臺灣毗鄰的平潭島上,媽祖廟就有五十幾座,這些不同時代的媽祖廟,記錄了各個時代的信仰延續(xù),同時也見證了東南沿海漁民抗擊倭寇的壯烈事跡。在平潭眾多的媽祖廟中,敖東鎮(zhèn)橋錦頭村的媽祖廟,因為神龕前端坐著兩尊媽祖女神像,這兩尊軟身媽祖像別具特色;神像前的兩尊白馬尊王的守護,也令這個媽祖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。
橋錦頭村媽祖廟遺址驚現(xiàn)宋代柱礎(chǔ)
9月6日,前往敖東鎮(zhèn)橋錦頭村尋訪。一進入村頭的媽祖廟,只見廟前圍著一群看熱鬧的村民,大家正七嘴八舌地談?wù)撝裁础?/p>
我們擠進人群,原來大家圍著一堆瓷器殘片,互相猜測這是什么年代的老物件。見到記者,村委主任林貽生激動地說,近日,橋錦頭村村民在媽祖廟外的田野里,挖掘出不明年代的瓷器殘片?!拔覀冓s緊上報給縣科技文體局,聽說村里這座媽祖廟始建于明代,去年翻修廟宇想重修碑記,但苦于沒有建廟的確切年代?!绷仲O生說,村民們是在翻修廟宇時挖到的這些瓷片,他們想通過瓷片年代,希望能夠證明橋錦頭村媽祖廟的年代。
平潭科技文體局副局長賴民說:“接到橋錦頭村的報告,我就給省博物院考古所相關(guān)負責人聯(lián)系,他們今天也趕來平潭,將對橋錦頭村挖出的瓷片作鑒定,也會對這座媽祖廟遺址挖掘出的柱礎(chǔ)和香爐等作一個科學的鑒定,看是否能斷定出橋錦頭村媽祖廟的建廟年代?!?/p>
上午10:30,我們見到從福州風塵仆仆趕來平潭的兩位考古隊員。來自省博物院考古所的隊員黃運明和王曉陽。在林貽生的帶領(lǐng)下,黃運明察看了在廟宇舊址挖掘出來的石條、柱礎(chǔ)還有香爐等老物件。在一個蓮花造型的柱礎(chǔ)前,黃運明經(jīng)過仔細觀察,初步斷定橋錦頭村的媽祖廟遺址發(fā)現(xiàn)的幾根廢棄的柱礎(chǔ)為宋代所建。“六朝之后,受佛教的影響,廟宇建筑開始與佛教藝術(shù)融合。蓮瓣的裝飾,被廣泛地運用于柱礎(chǔ),比如這一堆的老物件里,這個蓮花柱礎(chǔ)明顯就是宋代的樣式,宋朝柱礎(chǔ)的式樣變化更多,雕刻也更加纖細,但仍以蓮花瓣覆盆式為主要的式樣?!秉S運明指著石頭柱礎(chǔ)說道。
在媽祖廟后院的空地上,幾根長約五米的石條和柱礎(chǔ),黃遠明告訴記者,他查看了原先媽祖廟廢棄的所有物件,包括石柱、香爐、柱礎(chǔ)、石條等,發(fā)現(xiàn)這個廟有個奇特的地方,就是這里的柱礎(chǔ)有宋代、明代和清代的造型。
但黃運明表示,單單就幾根宋代柱礎(chǔ)還不能斷定媽祖廟就是宋代所建,下一步他們將與省博物院專家碰頭,挖掘橋錦頭村媽祖廟遺址周圍的田野,看能否挖掘出更有說服力的物件,綜合多種考古元素才能最后確定這座廟宇的始建年代。不過就目前這些柱礎(chǔ)等老物件來推斷,這個廟的歷史不會少于200年。
我們對橋錦頭村委主任林貽生打趣說,你們村賺大發(fā)啦,這個廟如果真有200年歷史,那建廟時間就超過了早先霞嶼天后宮的年代,成為平潭最古老的媽祖廟了,如果有科學依據(jù)能證明這個祖廟曾建于宋代,那將成為國家級文物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