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日報網消息:14日,吉林省“千名基層公務員進校園”第一期培訓班開班,在農業(yè)大學一間階梯教室內,164名鄉(xiāng)鎮(zhèn)骨干公務員來到課堂“充電”。他們從青年到中年不等,都來自鄉(xiāng)鎮(zhèn)。
目的是提高基層公務員素質
“基層公務員科班出身的不多,特殊人才匱乏,懂經濟、會管理的復合型、創(chuàng)新型人才更少?!奔质」珓諉T局局長高楓解釋此次培訓的目的,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、推進新農村建設提出的新要求,基層公務員隊伍難以適應。
高楓介紹,以某縣級市為例,全市40歲以下公務員有30%,51歲以上的公務員達到36%,一鄉(xiāng)鎮(zhèn)45名公務員中,45歲以下有6人,占13.3%;另一鄉(xiāng)鎮(zhèn)33名公務員中,50歲以上有24名,占73%。
從學歷上看,夜大、函大等“五大生”多,高學歷和全日制大學畢業(yè)生少。該市現有500多名本科以上學歷公務員中,擁有學位的僅有70人。
“處理突發(fā)事件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偏低,面對突發(fā)事情束手無策,無所適從。面對農村管理體制和經濟體制變化,一些基層的公務員明顯看出‘本領荒’,老辦法不適用,新辦法不會用?!备邨髡f,培訓是提高基層公務員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好辦法。
培訓方式:缺什么,補什么
每位學生手中,都有一份培訓手冊,里面有新農村村鎮(zhèn)規(guī)劃與管理,農村政策解析,招商引資與項目管理,動物規(guī)?;B(yǎng)殖與安全生產,大豆、果樹、蔬菜、水稻等栽培新技術,及淡水養(yǎng)殖技術等。
高楓介紹,之所以“面面俱到”,是因為這次培訓,主要采取“缺什么,補什么”、“量體裁衣”的方式。
除鄉(xiāng)鎮(zhèn)骨干公務員,接下來還會對街道社區(qū)、基層執(zhí)法人員進行培訓,培訓內容也因對象不同調整。
“千名基層公務員進校園”在吉林省尚屬首次。高楓說,讓公務員以學生身份進校園,一方面因為培訓更系統(tǒng)、更有針對性;另一方面,大學校園內有一大批理論、經驗、授課能力都很強的師資力量,有些教授和專家平時很難請到。
吉林省公務員局計劃用3年時間,選送1000名基層公務員到省內高校進行業(yè)務培訓。培訓分期進行,每期10天,首期培訓地區(qū)為長春和延邊。
來源: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(記者 韓俊紅) 編輯:柏晶晶